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同学们对书法的兴趣,陶冶情操,11月14日,白云大讲堂第七十五讲“书法艺术与修身养性”在小礼堂开讲。白云学院有幸邀请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新亚先生为白云学子做专题演讲。副校长侯立兵教授主持了演讲会。
讲座伊始,陈新亚先生先对“修养”一词作了详细深刻的解释,并指出修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书法练习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书法学习过程就是直接校正和培养文化基因的过程。陈先生认为学习书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熏陶,对我们的生活起调剂作用。在这个信息飞快发展的电子时代,书法是一种极为优美的表现形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陈新亚先生还讲到了汉字建构的独特性和审美性。每个人的笔法不同,写出的文字自然不同。就像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写的字,曾被他的朋友说像是被石头砸扁的蛤蟆,却被后人赞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只要你超越正常的框架,显示自己的个性,那就是你的风格。
学习书法要求我们的手性和笔性有很好的锻炼,因为毛笔是很难掌握的,我们要熟悉笔性,并且要达成笔、墨、纸的协调。另外,还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因为我们只有读的东西多,对书写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对于初学者,陈先生建议首先从临帖开始,临摹古人的碑帖,这是学习书法的捷径。而临摹的要领就是先求形状逼真,笔笔到位,每一笔都要踏实,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除此之外,还要读帖、背帖、多参加有关书法的展览。而真正想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的同学则要做到每天花两三个小时书写,让书写成为你生理性的要求,积累上千个碑帖,多补充古汉语、古代文化知识。而且不可以急于求成,必须是一个漫长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陈新亚老师最后总结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关键是要坚持。
陈新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在书法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在中国书法界有较大的影响力。他独到的讲解、质朴的语言让白云学子对书法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激发了同学们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书写了浓厚的一笔。

书法家陈新亚在讲座中

白云学子认真聆听

陈先生赠送学校的书法作品